
为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头雁”领飞动能,8月8日上午,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全体学员,在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党总支书记夏拥军的带领下,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红雁齐飞,红脉赓续”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现场庄严肃穆,红色洗礼涤荡初心。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见证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全体“头雁”身着素装,党员佩戴党员徽章,在陵园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列队步入这片浸染着信仰与热血的土地。同学们肃立于烈士就义群雕前,感受革命志士的铮铮铁骨;驻足丁香教学点,聆听革命伴侣的动人故事,感悟革命浪漫主义与坚定信念的交融。

纪念碑广场上,凭吊仪式庄严举行。全体“头雁”肃立脱帽,高唱国歌,激昂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荡。夏拥军与党员代表缓步上前,向长眠于此的英烈敬献花圈,整理挽联。在低回的《献花曲》中,全体同学怀着无比崇敬之情,向革命先烈深深三鞠躬。面对鲜红党旗,在夏拥军的领誓下,党员们高举右拳,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字字叩问初心,句句铭刻使命。最后,同学们绕行纪念碑一周,在《国际歌》庄严的旋律中深情瞻仰,将雨花英烈“信仰至上、慨然担当”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



仪式结束后,“头雁”们有序参观了江苏国家安全教育馆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生平事迹展》前,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生动诠释了革命先驱为民族解放与人民幸福舍生忘死的崇高境界。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重于泰山,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新时代“头雁”更需肩负起守护成果、振兴乡村的历史责任。

当晚,夏拥军主持“田野深耕,雁担使命”主题班级活动。他在开场致辞中殷切寄语同学们: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头雁”的历史使命,希望大家珍惜这次系统学习机会,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真正成长为带动一方、致富一方的领飞“头雁”。

活动上,夏拥军宣读了临时党支部委员及班委名单,明确了党支部的组织纪律要求与班委工作职责,为后续学习管理和组织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指出,临时党支部是“头雁”党员在校学习期间的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班委会则是联系服务同学的重要桥梁。支部委员、班委成员应当带头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勤学笃行。
活动中,特别邀请了优秀“头雁”党员代表、江苏惜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舒涵。作为2023级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头雁”学生,吴舒涵以《红帆领航绿野梦,“头雁”领飞聚合力》为主题,分享了她从都市金融白领毅然返乡、投身农业的心路历程与创业实践。

“农村广阔天地,务农大有可为!”吴舒涵回顾了2018年怀抱“乡村梦”辞去银行工作,回到家乡东台甘港村创业的抉择。她坦言初期面临专业与市场的双重挑战,但正是困难激发了她深入田间向农民取经、系统学习农技与管理知识的决心。六载耕耘,惜禾农业已发展为流转土地7000余亩、年缴村集体800余万元、带动就业创业500多人的省级龙头企业,其“惜禾”品牌大米、翠冠梨获绿色认证,并建成省级粮食“无人化”农场等多个示范基地。

吴舒涵重点分享了以“三颗心”扎根田野、以“三融合”推动转型、以“三平台”打造标杆的实践路径。坚守“初心”推进全链条科技兴农、秉持“匠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智慧化水平、凝聚“联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保障农民收益。推动产业融合延伸价值链、城乡融合畅通资源链、人才融合激活创新链。发力电商直播平台助农产品“飞”出田野、创业孵化平台让梦想“种”进沃土、农旅联动平台使乡村“活”出精彩。她动情地表示,“头雁”学习赋予的不仅是知识与友谊,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她呼吁更多青年将青春和梦想书写在田野上,以“青春筑梦田野,振兴乡村未来”的信念为乡村注入活力。吴舒涵饱含情感的讲述与扎根乡土的真挚情怀深深打动了在场同学,广西“头雁”同学围绕农业产业链延伸、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等议题,积极与吴舒涵展开深入探讨。广西南宁罗马腾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艳云在聆听中不禁热泪盈眶,深切共鸣于这份对农业的赤诚与担当。

交流后,“头雁”学生、广西田东青唯鲜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黄孟走上台前,热情推介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芒果。大家一同品鉴,芒果的甘甜化成为联结八桂大地与金陵古都、促进同学情谊的纽带,现场洋溢着温馨与热烈的交流氛围。

活动最后,夏拥军作总结讲话。他总结了此次主题班级活动的成效,指出吴舒涵等优秀代表的实干之路,为“头雁”学生树立了精神坐标与行动标杆。他希望全体学生以临时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做到三个"深度融合":一是将理论武装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将红色基因转化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动能,在联农带农中彰显担当;三是把产业振兴作为检验本领的考场,努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头雁方阵,在广袤田野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日的红色洗礼与组织赋能,为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筑牢信仰根基,厚植为农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必将传承英烈遗志,汲取榜样力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壮美广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澎湃动能,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头雁”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