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头雁”领飞新媒体运营:南京农业大学跟踪指导服务赋能新农人IP建设

来源:非学历教育科 时间:2025-11-21 点击:

交流会现场

2025年11月12日,南京农业大学“头雁”培育项目新媒体运营专题跟踪指导活动在南京浦口举行。来自各地“头雁”代表、专家学者及农业农村部门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调研与专题研讨,共同探索农业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路径。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孙继承、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慧星、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爱军、南京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副院长鲁韦韦等作为跟踪指导专家出席活动。

跟踪服务:从课堂到田间的持续赋能

南京农业大学的“头雁”培育工程,始终致力于构建一座连接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的桥梁,为学生铺就一条从课堂学习到田间应用的贯通之路。本次活动以“经验分享+实地调研”双轨并行的方式展开,“头雁”学生首站走进南京丽铭生态农场该农场在新媒体推广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板,也使“头雁”学生直观体悟到新媒体在农业品牌塑造中的实战价值。

头雁参观丽铭生态农场

作为培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跟踪服务依托定期回访、专题沙龙与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头雁”学生提供持续赋能从集中培育延伸至长效陪伴。鲁韦韦在现场强调,掌握新媒体运营能力已成为当代新农人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此次活动作为学校持续跟踪服务的一环,旨在通过内容策划、平台运营等实战训练,助力“头雁”把握市场新风向,熟练运用新兴营销工具,为新农人IP注入新活力。

交流会现场

平台赋能:新媒体助力农业品牌升级

在专题分享环节,小红书南京城市运营中心负责人齐佳以“乡村疗愈经济下的农文旅新玩法”为题,为“头雁”讲解小红书平台的内容运营逻辑与实操技巧。“三农同行”乡村CEO俱乐部发起人陈长斌则围绕《营销新洞察与小红书从0–1账号搭建》进行系统拆解,从账号定位到爆款文案撰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从零起步的营销路径。刘爱军对分享内容予以专业点评,现场“头雁”学生踊跃提问,围绕账号冷启动、内容互动提升等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小红书运营经验分享

当下,新媒体运营已成为推动农业三产融合的关键路径。南京农业大学“头雁”培育中始终重视数字经济内容更新,将电商运营、内容创作等新媒体技能系统融入“头雁”培育课程,助力学生从传统生产型经营者转型为具备品牌思维与市场洞察力的新型农业主体,真正实现从“会种”到“会卖”的跨越

多维互动:构建高效能学习交流网络

本次活动汇聚了江苏省内众多优秀农业企业代表,形成了跨区域、多层次的学习交流网络。这种多元互动模式,为“头雁”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机会。活动中,“头雁”学生们通过专家分享、实地参访与深度交流,共同探讨新媒体时代农业品牌建设的新路径。这种多维互动模式,打破了传统培育的单向传授模式,促进了“头雁”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

参会“头雁”

孙继承在交流中表示,本次活动紧扣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不仅为区域农业企业搭建了高层次、实效性的交流平台,同时为头雁跟踪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体系创新:打造持续成长的培育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不断优化“头雁”培育机制,将跟踪服务系统化、制度化。通过建立长效陪伴机制,学校帮助“头雁”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与会头雁代表普遍认为,这种交流+学习”、“专家+企业”的多维互动模式,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策略与方法,对新农人IP在农业经营中的落地应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头雁”参观丽铭生态农场

南京农业大学将持续整合资源,深化“头雁”跟踪服务,推动建立数字化、全链条的支撑体系,以精准服务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江苏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Copyright 2017 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55736号-3   地址:中国南京卫岗1号第三实验楼

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南农大地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