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中国工程院万建民院士应邀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为2025年全体江苏省“头雁”同学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以《发展种业科技,保障粮食安全》为题,紧扣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系统阐述了当前生物育种领域的科技进展与发展态势,深入剖析了种业科技创新在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及增强抗逆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头雁”立足地方实际,探讨如何将先进育种技术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整场报告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向,为“头雁”准确把握种业发展方向、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专业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教授为学生授课
万建民院士在讲座中指出,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科技创新则是种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种业竞争格局,必须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万院士系统梳理了全球种业科技的发展脉络与主流方向,重点介绍了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领域的研发进展与应用潜力。他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员理解这些技术如何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为参训学生把握行业动态、拓展技术视野提供了极其有益参考,也让同学们领略到了现代种业科技的无限魅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教授为学生授课中
在剖析我国种业现状时,万建民院士既肯定了我国种业取得的显著成就,也直指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他指出,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但在种质资源挖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新品种创制能力等方面仍有待提升。“我们要敢于正视差距,勇于突破自我,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种业高质量发展。”万院士的鞭策,让学生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转基因生物安全、优良品种选择及有机农业发展等现实问题积极提问,万建民院士逐一作出细致解答,现场交流充分、研讨热烈。大家普遍反映,通过此次学习,加深了对生物育种技术和行业发展现状的理解,极大地拓宽了自身眼界和产业发展思路,未来将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努力提升自身技术应用与产业带动能力,为推进种业进步和乡村产业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